厉以宁:经济低碳发展符合新常态
厉以宁:经济低碳发展符合新常态💄《厉以宁:经济低碳发展符合新常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是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宝贵经验。我们将抓住党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构建明责履责、考责问责的工作闭环,解决部分企业党组织责任履行质量不高、问责追责偏软的问题。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创新既需要内在驱动,同时又需要外部推动;创新既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全会所提出的创新,不仅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创新,还包括国家管理体制的创新;不仅仅是指市场主体要素组合创新,还包括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创新。,“增加收入”提升“幸福感”。民生改善究竟如何,民众收入是个重要的衡量因子。“新常态”下“十三五”首要任务依然是“稳增长”,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更是具有着改善民生的现实意义。更何况当前中国已进入了城市主体型的社会,制定“十三五”目的也是为了让民众从吃饱穿好有得住,全面提升至生活有质量更要有品位,此次五中全会就将出台相关措施提高民众收入。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执政党的文件,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对互联网的重视更进一步。考虑到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互联网+”的地位或将在“十三五”规划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如何通过布局区域发展“拉长板”、“补短板”,也是“十三五”规划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明确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而“十三五规划”的时间跨度正好是从2016年到2020年,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且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次全会将如何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万众瞩目。,人文做精与社科做强的平衡。人文学科属于基础学科,是传统文化积淀和现实理论建构的表达。如果这方面做得不够精,就无法为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充分合适的概念和有解释力的现实理论基础。人文学科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是智库建设以及开展对策研究的根本。但是,人文学科研究及其成果运用在智库工作中属于较为体现个体化特点的部分,甚至是有某种模糊性色彩的部分。所以,对于智库建设来说,人文学科发展宜求精,重在把握长期趋势,甚至需要一些学者的个人体悟,不一定要有很大的人员规模。而智库工作对社会科学学科的要求则是直接和紧迫的。新型智库工作的对策性及其工作对象的复杂性非常强,需要用一手资料和数据说话,要有扎实的调研基础、足够的方法论支撑和理性分析,即需要有强大的社科理论支持。社科方面的“强”,表现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材料,能够直接面对社会现实问题和实际需求,包括为此适当扩大研究队伍和鼓励采取团队工作方式,以更好地服务国家需要、推动国际合作。实现人文做精和社科做强的平衡,实际上就是要实现智库成果的“软”“硬”结合、“快”“慢”结合。
【編輯:Spirtas】
相关新闻
- 年终经济观察:中国经济面临五大挑战 2023-06-03 10:38
- 旧村难拆新村无人,城镇化遭遇“二次空心” 2023-06-03 10:52
- 国土部:三年时间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2023-06-03 10:28
- 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强的韧性 2023-06-03 10:55
- 中国经济升级版动力源 2023-06-03 11:13
相关新发布
- 谨防改革中的短视思维 2023-06-03 11:10
- 中国经济是一个“自行车经济” 2023-06-03 11:21
- 水价改革闯关早做比晚做好 2023-06-03 10:33
- 解盘“地方7万亿投资” 变与不变折射经济冷暖 2023-06-03 11:00
- 巴曙松:中国债务局部存在三大风险 2023-06-03 11:19